第84节_天成荣华
天蚕土豆 > 天成荣华 > 第84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4节

  这是在交代身后事了。

  婧怡知道,他并没有在开玩笑……皇帝即便是要托孤,文有内阁首辅林松年,武有武英王沈穆、镇国大将军宁广平,什么时候轮得到乳臭未干的沈青云?

  唯一的可能,皇帝知道自己大限将至,要为下一任君主除去最大的隐患,诏沈青云入宫便是为了蒋其诱杀!

  而他明知是致命的陷阱,却要往里跳,又是为何缘故?

  难道,权利之于他,当真如此重要?

  婧怡闭上了眼睛。

  却听那领头人语声平平地道:“夫人,机会稍纵即逝,咱们还是快走罢。”

  是说,沈青云的死讯一旦传出,谋逆之罪盖棺定论,很可能会株连九族,到那时,她想再逃,怕也没有机会了。

  她缓缓睁开眼睛,目光坚定,显然心中已有决断,只听她平静地开口道:“现在还不能走……一来情况不明,四爷未必就如你们料想一般,若他尚有一丝生机却身陷危局,你们在这里便可随时施救;二者,若真到了那一步,湖州却是万万去不得,人人皆知我乃湖州人士,现在回去,岂非自投罗网?三者,眼下各处道上都有赶往京城的兵马,且多是敌非友,我们此时出逃,倘若狭路相逢,诸位身手再好武艺再强,只怕也是寡不敌众。”

  凌波和那领头人互看了一眼,都没有说话。

  婧怡忽然微微一笑,朗声道:“虽然我只是一介女流之辈,不懂什么国家大事,但却知晓礼义廉耻,更不会贪生怕死……倘若四爷当真出了意外,我作为他的妻子,与他共赴黄泉又有何妨?”

  此言一出,四下落针可闻。

  半晌,凌波和那群黑衣人脸上渐渐露出了恭敬之色,那领头的黑衣人更是重新抱拳行了一个礼,道:“夫人大节,卑职等遵命。”

  ……

  因为婧怡决定留守庄园,凌波等人便开始重新布置防卫,大批兵马涌入京城,虽说一时半会顾不上这里,却总怕有个万一,还是做些准备的好。

  侍卫们搬来梯子架在院墙上,挑几个眼力佳、箭法好的伏在墙头,一则守卫,二则若有人进犯,居高射箭最是便宜不过。

  其余众人则分列于各处防御,片刻不敢懈怠。

  婧怡无事,便由碧瑶和绿袖陪着回屋歇息,只是哪里睡得着?主仆三个呆在一块,间或看看远处火光,偶尔闲话两句,却都是心不在焉。

  这当真是难熬的一夜,婧怡不知道是宫里的大火熄灭了,亦或天光大亮,将那催命的火光衬得黯淡无光。总之,当她站在晨曦冰凉的风里时,再没有看见那心惊胆战的景象。

  保定下了今年第一场雪。

  婧怡深深吸了一口气,走出屋子。

  院子里的守卫与昨夜一般无二,个个站得身姿笔直,面上并无疲惫之色,但人究竟只是血肉之躯,即便熬一日不累,日日如此总也会疲乏不堪。

  她走到凌波身边:“让兄弟们轮班休息罢……持久方是制胜之道。”

  凌波闻言,点了点头,果然重新布置了守卫。

  又过片刻,院门忽然被人敲响。

  凌波面色一变,立刻飞身上了一架木梯,却在看见院外来人时神色一怔。

  “你来做什么?”他表情古怪地道。

  外面就响起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:“昨儿夜里过了许多兵马,我猜着怕是出大事儿了,咱们这里离京城近,不安全,我来看看……有没有能帮把手的。”

  婧怡问道:“谁在外面?”

  凌波转过头来,表情还是怪怪地:“是村里那个猎户。”

  婧怡不由想起那张黑里透红的憨厚脸庞,心说多半是好心,便对凌波点了点头:“让他进来罢。”

  凌波自梯上下来,开了门,果然见那年轻猎户走进来,还穿着往常那身皮袄,只背上挂着一副大铁弓并两个箭囊,手中还提着一把大钢刀。

  若非婧怡这边人手充足,见他如此架势进来,只怕当真要吓个半死。

  再说那猎户乍然看见婧怡,眼中便是一亮,等看清院中人马情形,心下却又一沉。

  他虽出身农家、长于山林,却绝非蠢笨之人,见这许多气势凛冽的黑衣人如众星拱月般围在婧怡身边,便知她绝非村妇传说的什么失势管事、无宠姨娘。

  平生头一回见这样清澈美丽、如仙子下凡一般的女子,淳朴憨厚如他,心中也起了无数起绮念幻想,猜测她可能身处险境,更是头脑发热、火急火燎前来相助。

  直至此刻,才知大梦一场,终是梦醒时分。

  而婧怡见他如此,心中亦有许多感激,想了想,命碧瑶去封二百两银票与他,权作谢仪。

  不想碧瑶去了一会便苦着脸回来,嘟囔道:“说破了嘴皮子,他也应不上话来,只是一味不肯收。”

  婧怡一愣,不想他竟会如此,一时倒也没了法子。

  还是一旁的凌波听见,出主意道:“我看此人身强力壮、目光敏锐,倒是个可塑之才,于危难之际出手相助,更有侠肝义胆,若他愿意,不如投到沈家军麾下。假以时日,自有出头之日,也算是为他寻了桩好前程。”

  遂前去与那猎户如此这般说了一回,那猎户听后果然应允,当即就跟在了凌波身后。

  而婧怡没有想到的是,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举动,竟为日后的沈青云觅得麾下第一猛将。

  大将孟勇,猎户出身,目不识丁却深谙兵法,且生性韩勇,可赤手擒虎,后世史书称其为百年不遇之英才。

  而孟勇此人最是忠义,一心只付于沙场,竟终生未娶。

  这些却都是后话,如今只说眼前……

  院门被第三次叩响,众人的情绪已被绷紧到极致,随时都会爆发。

  外面究竟又来了什么人?

  第124章回府

  院门被第三次被敲响。

  与前两次不同,这一回院中众人可以清晰地听见整齐的马蹄自远而近,还有金铁摩擦之声夹杂其中。

  婧怡和几个丫鬟不明就里,还听不出什么,凌波常年在战场上打滚,耳内听得明白……

  马蹄声整齐划一,来人显然训练有素,而金铁之声不绝,却是马上人身着盔甲之故。

  凌波和黑衣领头人对视一眼,面色都变得十分凝重。

  除了宫中派出来的人,谁还敢在天子脚下明目张胆披盔带甲?

  凌波又一次上了墙头,却只是看一眼便跳下来地来,二话不说打开了院门。

  院外停着十数骑人马,当先一匹毛色发亮的乌骓马,马背上端坐一银铠将军,手提银枪,身姿挺拔如山岳,面容冷峻如冰霜,正用寒星似的双眸注视着院内某处。

  曾有传言,沈青云最擅枪法,一杆银枪使得出神入化,有万夫莫敌之勇,世间罕逢敌手。

  今日一见,虽没有施展开身形,气势却已到了那分意思。

  忽然,那两点寒星一闪,变成了一对弯月。

  只见他翻身下马,大步走进院内,双臂一揽已将女子柔软的身子拦腰抱起,在女子的低呼中健步如飞,转眼间又重新坐上马背,双腿一夹,就此拍马而去。

  婧怡只觉自己如腾云驾雾一般,压根还没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何事,人已坐在了沈青云怀里,马背颠簸,却令她更加晕眩。

  耳中是渐渐远去的欢呼声。

  婧怡忽然明白了,为何自古美女爱英雄。

  ……

  虽然靠在沈青云宽阔厚实的怀中,婧怡却没有急着同他说话……既然他已平安归来,

  有些话倒也不必急于一时了。

  且坐在马背上虽然威风八面,其实却并不舒服,虽然沈青云为了婧怡已经放慢了脚程,身娇体弱的女子依然受不住那一份罪。

  好在沈青云早有预料,在城门外不远处留了一辆马车,此刻便将婧怡扶了上去。

  他深深望了她一眼,说了见面后的第一句话:“车里有糕点,饿了就吃一点。”

  婧怡点点头,没有说话。

  马车动了起来,婧怡却没有心思吃东西,等车一入京城,她便挑起车帘一角往外看。

  只见沈青云骑着马走在前面,路上十分空旷,并不见行人车辆。

  她往两旁望了望,一溜儿的铺面家家大门紧闭。

  有一种紧张的气氛在空气中无声地蔓延。

  她放下车帘,重新坐了回去。

  这还是京城最热闹繁华的东大街吗?她面色沉重……事态比她想象得更严重。

  ……

  又过盏茶功夫,马车拐进石狮子胡同,在武英王府门口停了下来。

  车帘被挑起,沈青云立在车外,正望着自己:“下车罢。”

  婧怡“嗯”了一声,就着他的手下车,却再一次愣住。

  武英王府挽联高挂,竟有新丧。

  她转头去看沈青云,才发现他头盔上的红缨已被摘去,而神色肃穆、嘴角紧抿,情绪显然十分沉郁。

  望着妻子面上一闪而过的震惊,沈青云没有立刻解释,只是轻轻握住她的手,沉声道:“进去再说。”

  婧怡离开王府之时,将梧桐院交给了尤嬷嬷并红袖打理,如今回来再看,屋舍干净整洁,并无半丝积灰,下人们更是低头敛目,瞧着倒比从前还要谨小慎微。

  她望着尤嬷嬷和红袖:“辛苦你们了。”

  “夫人言重了。”尤嬷嬷头上戴着白色绒花,眼圈有些发黑,“都是红袖一手打理的院子,老奴这身子,如今是越发不济了。”

  她是春和宫出来的老人,一辈子靠谨元皇后挣下脸面尊荣,如今谨元皇后薨逝,对她的打击应该非常沉重。

  却见红袖端个黑漆托盘进来:“夫人,奴婢伺候您更衣罢?”

  是一套孝服。

  婧怡点头,去了净室。

  “是王爷没了。”红袖这样告诉她。

  婧怡穿好孝服,将头上钗环一一除下,只换了一根素净的银簪,这才开口道:“你可知事情的来龙去脉?”

  红袖摇头,声音压得低低地:“府里早就封锁了消息,奴婢只知道,昨日王爷同四爷一道入宫后,便没了消息。半夜里皇宫方向浓烟滚滚接着火光冲天,府里却下令,不许下人出屋……直到今早上,四爷才带回了王爷的尸身,随即便出城接您去了。”

  很显然,昨夜皇帝驾崩,宫中发生了惊天变故。而皇帝宣沈青云进宫,死的却是沈穆。

  沈穆可是西北战神,在大齐是十分受爱戴的,西北边陲的百姓更将他奉若神明。

  没想到,一代枭雄没有战死沙场、马革裹尸,却沦为了宫变的牺牲品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tctd9.cc。天蚕土豆手机版:https://m.tctd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